您的位置:首页 / 热议 / 臺灣巨斧螳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  • #花鸟鱼虫#臺灣巨斧螳

    2022/11/02 15:21:49 发布1499 浏览0 回复1 点赞
非正常猴类
管理
普通会员

帖子:3

精华:1

注册:2022/10/20 11:38:46

IP属地:未知

臺灣巨斧螳 Titanodula formosana Giglio-Tos, 1912,螳科Mantidae 巨斧螳属 Titanodula Vermeersch, 2020,曾被归于斧螳属 Hierodula Burmeister, 1838,曾用名臺灣斧螳 Hierodula formosana Giglio-Tos, 1912。

巨斧螳属与目前定义下的斧螳属的关系依旧有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,尚待日后的进一步研究。

这是一种体型硕大、修长但壮实的螳螂,最早以前曾记录为臺灣特产种类,但后来国内学者研究过程中发现云南的一些标本符合本种特征,经过比对后确认为同一物种。

国内分布: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臺灣、广东、海南、香港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

我最早于2016年11月底时在漳州市龙海区程溪镇东地村附近发现一只一龄若虫。由于体型太小,误认为是常见的广斧螳 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, 1839。我很诧异,为何入冬后还会有广斧螳一龄若虫孵化,它要怎么越冬?当时就起了怜悯之心,不忍心看它被冻死在野外,就把它带回家好吃好喝地伺候起来。当它长到三龄的时候,我发现它就不是广斧螳!明显体型更大更修长,而且前足转节处有一块黑斑,这是广斧螳所不具有的。由此我确定这是我以前从未发现过的螳螂!经过多方查证,确定了这是臺灣巨斧螳(当时还叫作臺灣斧螳),但很遗憾后来多次去往程溪镇故地重游却均未再次发现它们的踪迹。

2018年我于漳州市华安县马坑乡贡鸭山村再次发现臺灣巨斧螳的踪迹,而且有大量分布,遂采回尝试人工繁殖,取得了成功!连续累代三代后放归原生地,也算是为那儿的生态出一份力吧。

臺灣巨斧螳在臺灣地区有记录是能够以若虫形态越冬的,但国内却未有明确记录,仅仅是猜测。

2022年2月27日,我于漳州市漳浦县下楼村清泉岩山上发现一只五龄若虫。

2022年9月17日,我于贡鸭山村组织研学活动时无意中发现了刚刚孵化的一龄若虫。

由于螳螂不可能于冬季孵化,如此是否可以说明它们确实是以若虫形态越冬的呢?为了求证这点,我特意于2022年10月29日再次前往贡鸭山村,有幸发现了三龄若虫。如此基本上可以推断在冬季,它们将以四至五龄的形态蛰伏,一直到来年春天气温上升后才又开始活跃,继续生长,所以才会出现年末见到一龄若虫,次年刚入夏就能见到成虫的现象了。


雌性末龄臺灣巨斧螳若虫,摄于2017年2月21日


刚羽化的雌性臺灣巨斧螳成虫,摄于2017年2月23日


刚羽化的雌性臺灣巨斧螳成虫与成年男性的手(没错,就是在下)比例,由此可见它的大小,摄于2017年2月23日


威吓状态的雌性臺灣巨斧螳成虫,隐约可见前足基节靠近转节处的黑斑,摄于2018年11月14日


威吓状态的雄性臺灣巨斧螳成虫,体型明显比雌虫要修长瘦弱一些,明显可见前足基节靠近转节处的黑斑,摄于2018年11月26日


交配状态的臺灣巨斧螳成虫,雌虫为罕见的黄色个体,是人工繁殖出来的,雄虫体型明显小于雌虫,摄于2018年12月21日


人工繁殖的臺灣巨斧螳卵鞘,个体比广斧螳卵鞘要大不少,内含150~250枚卵,摄于2022年1月30日


刚孵化出来的初龄臺灣巨斧螳若虫,摄于2022年9月17日漳州市华安县马坑乡贡鸭山村


三龄臺灣巨斧螳若虫,摄于2022年10月30日漳州市华安县马坑乡贡鸭山村


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

已有0人打赏

已有1人点赞

黄秀珍, 1人赞

漳州视窗.jpg

    加载中...

    回复楼主

   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
   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

    楼主其他帖子

    新帖速递

    查看更多

    精华好贴

    查看更多

    超级管理

   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